8月23日,槐荫区法院创新设立人大代表诉前调解工作站,首次将发端于槐荫并逐步推向全国的“代表来了”工作平台搭建在司法领域。
“代表来了”工作平台是人大代表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载体,通过“四级代表进三级网格”,形成全国、省、市、区人大代表联动机制,将人大代表服务平台延展到街道、社区、网格,老百姓有困难找代表,实现代表履职全覆盖。
槐荫区法院创新将“代表来了”人大工作平台引入司法领域,首次在法院内部设立人大代表诉前调解工作站,特邀槐荫区人大推荐的优秀代表参与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纷工作,发挥人大代表来自于人民的特有优势与人民法院审判职能优势相结合的强大动能,实现纠纷源头预防、多元调解、实质化解,促进社会治理。同时,人大代表直面群众矛盾纠纷,为密切联系群众、了解社情民意拓宽了渠道。代表深度参与法院工作,为人大监督审判运行、履行宪法职责搭建了平台,也能促进法院工作更加高效,提升司法为民水平。
通过将人大工作平台引入司法领域,能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权威性高、公信力强、善于联系群众的特点,提升多元解纷效果。前期,槐荫区法院邀请人大代表张华滨深入营市街街道办事处,调解涉及一百多户居民的物业纠纷。业主对物业公司在安全管理、卫生清洁、费用公开等方面不满,连续3年拒交物业费,与物业公司关系僵化,双方一度剑拔弩张,难以沟通。在张华滨代表协调下,业主代表和物业公司负责人放下隔阂,就各自关切问题充分表达意见、换位思考。张华滨代表劝说双方,物业公司只有打造品牌服务口碑,才能获得长远发展;业主也应当认识到依法缴纳物业费用的必要性。最后,在人大代表建议下,物业公司对业主提出的合理问题清单式整改,业主根据整改进度补交费用。多年的物业纠纷,在人大代表特邀调解员介入调解下,有了解决方向,也为槐荫区法院创建“代表来了”人大代表诉前调解机制积累了宝贵经验。
槐荫区法院引入“代表来了”人大工作平台,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联动机制,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发挥多种解纷方式对矛盾纠纷化解的聚合效能,突出人大和法院各自的比较优势,努力将纠纷解决在源头,把矛盾化解在诉前。下一步,槐荫区法院将不断深化多元解纷和社会治理效能,进一步加强与人大代表联系,主动将审判执行工作置于人大监督之下,努力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