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要闻

荣成法院三项措施深化法庭便民建设

来源:   发布时间: 2014年08月19日

  近年来,荣成法院主动回应群众对法庭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通过扩权、延伸、公开等措施,进一步加强人民法庭便民机制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五处法庭年办案数量占全院总数60%以上,曾先后荣获全省“集体二等功”、“三零”竞赛活动优秀单位、“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

  一、扩充职能。法庭工作实行“四个直接”,方便群众诉讼。一是直接立案。专设立案室,依托远程网络将法院立案专网延至法庭,全院形成“一个立案庭,五个受理点”的立案模式,强化综合服务功能,为群众提供查询咨询、司法救助、判后答疑、信访接待一站式服务。二是直接收费。在法庭辖区内的工商、农行、建行分别开设诉讼费管理专户,当事人可就近选择任一银行缴费,为群众提供便捷服务。三是直接签章。安装电子签章系统,有效解决人民法庭往返院机关盖章难题,实现裁判文书法庭即作出、即盖章,提高办案效率。四是直接保全。授予法庭财产保全权限,建立即立案即保全的“立保联立”便民快速通道,减轻群众奔波之苦。

  二、延伸服务。在距离法庭较远的五处乡镇分别设立1处巡回法庭、4处便民工作室,在辖区内每个乡镇确定一名干部为便民联系人,在各村(居)确定两名干部为民意联络员,形成法庭、巡回审判庭、村居诉讼联系点“三位一体”的便民诉讼体系,打通“半小时法律服务圈”。实行弹性工作机制,公布法庭、法官联系方式,随时随地接受群众法律咨询,灵活推出“预约开庭、假日法庭、农忙巡回点”等做法,精心选取赡养、邻里纠纷等多发案件就地化解,达到“走一路办一串,审一案育一片”的宣传目的。服务基层企业、群众,与辖区企业、村庄、农户开展司法服务联系,发放司法服务联络卡,及时了解基层法律需求。今年来五处法庭已先后走访100多个村居、20多个企业,听民声3000余人次,提供法律咨询服务450余人次,开展上门立案、调解、巡回审判23次,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36件。

  三、强化公开。每处法庭建设1个科技法庭,实现庭审笔录、证据同步显示、同步录音录像,并形成电子证据,刻录存档,做到“可定格、可再现、可复制”。积极推进诉讼档案电子化工程,结案卷宗全部扫描形成电子档案,便于卷宗评查人员督查办案质量,为当事人、律师查阅、打印材料提供便利。强化裁判文书公开,在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开裁判文书275份,上网公开率达到100%。

关闭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版权所有:荣成法院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